数字化加工解决方案
1档案数字化加工流程
· 档案数字化加工按照以下图示步骤进行:

现实的数字化加工流程如下:
领档案--à拆分档案(档案整理)--à扫描--à拼图--à检查--à改错--à图象处理--à图象文件备份--à录库--à库检查--à加密--à复查--à改错--à数据备份--à发布--à装档案--à归还档案
1.1档案整理工作描述
1)目录数据准备2)拆除装订
3)区分扫描件和非扫描件
4)页面修整
5)档案整理登记
6)装订
扫描工作完成后,如何保证拆除过装订物的档案的排列顺序不乱、安全、准确、无遗漏的具体措施描述。
1.2档案扫描方案描述
文字图像需要进行OCR汉字识别的档案质量要求。1)档案扫描方式:纸张质量好的可进行滚筒扫描否则进行平板扫描
2)档案扫描色彩模式:24位真彩色
3)档案扫描分辨率:200dpi以上
4)扫描登记::扫描要有记录,不得遗漏。
1.3图像处理
1)图像数据质量检验:图像质量基本和原件保持一致。2)图像纠偏:扫描时系统自动纠偏。
3)图像去污:图像基本做到洁净。
4)裁边处理:对于边框比较大的,可进行裁边处理
5)色彩和原始实物基本保持一致
1.4存储格式
1)存储格式为:多页TIIF和压缩文件格式,尽量不对TIIF文件进行ZCC压缩。TIIF为存储格式,ZCC压缩格式为文件浏览格式2)图像文件的命名:符合国家档案命名规定
3)文件大小:文字图像小于15k,图像文件小于30k
4) 文件质量:质量清晰,可提供打印、阅读使用
2方案效果及指标
数字化成果要符合建设一个全文检索系统的大型数字档案馆的技术标准,所以对于数据格式、数据挂接、图像处理、数据备份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实现电子影像位置信息和数据库条目信息的准确对接。对于缺少的条目信息予以补齐,对于信息不完整的索引信息应能进行索引信息的批量补充工作,以实现对数据条目及全文的查阅。本数字化加工方案可实现如下效果:1. 档案图像:档案扫描的图像格式标准为:TIF,JPG,最终转化成ZCC格式;
2. 扫描精度:300dpi;扫描后档案文件图像上的字迹必须满足屏幕阅读/打印件阅读为主。
3. 数据录入:录入的字段数据内容完全与纸质档案文件内记录的数据内容一致;同时图像与录入字段数据匹配准确率趋近100%;
4. 案卷整理:档案整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定的相关标准进行有序的整理。
5. 原件合并:把扫描时挑出的页面插入到原来的页面位置中去,将扫描时展开的超大页面还原到扫描前的原样,把数字化中挑出的不要的多余页面提出。
6. 全卷整理:将每卷文件按形成的时间、顺序、文件类别进行整理。
7. 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按顺序将一个项目文件的合并到一卷中,并按国家档案管理进馆标准字段组成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
8. 打印案卷封面和卷内目录:对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与卷内文件进行匹配后打印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以备装订使用。
9. 装订:严格按照档案馆管理的标准要求还原档案。